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蝶恋花 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例: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南唐后主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 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望江南 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也叫《忆江南》或《江南好》 《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文学家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西江月 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词人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沁园春 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万氏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沁园春以苏轼词为正格,双调114字。亦名《寿星明》。据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录,还有另一体,即115字者。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二字(《雨霖铃》词牌当为一百零三字,“留恋处”应为“方留恋处”。),仄韵。 例: 《沁园春·孤鹤归飞》南宋诗人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满庭芳 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另有仄韵词,仄韵者,《乐府雅词》中名《转调满庭芳》。 《满庭芳·三十三年》宋代文学家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如梦令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例: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例: 《清平乐·别来春半》南唐后主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望海潮 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也有于过片(下片的起句)二字增一韵的。 例: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长相思 原有平仄两格。双调三十六字。平韵格为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仄韵格如是压仄韵。 例: 《长相思》(宋)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范仲淹的《苏幕遮》题材一般,但写法别致。上阕写景,气象阔大,意境深远,视点由上及下,由近到远。下阕直揭主旨,因导入离愁和相思。 例: 《苏幕遮·碧云天》(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例: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语花 词牌来源相传唐玄宗太液池中有千叶白莲,中秋盛开,玄宗设宴赏花。群臣左右为莲花之美叹羡不已,玄宗却指着杨贵妃说:“那莲花怎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呢?”后人制曲,即取以为名。 双调:一百字。韵脚:六仄韵,七仄韵 例: 《解语花》(北宋)周彦邦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鹊桥仙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 例: 《鹊桥仙·纤云弄巧》(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例: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于小曲。 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首二句对偶,与平起五律颈联相同。唐人另有《南歌子词》,单调廿字,平韵,即五绝,与此调不同。 例: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翠楼吟 双片一百一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前后片第七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后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式。 例: 《翠楼吟·月冷龙沙》南宋词人姜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凤栖梧 其实就是蝶恋花,名字一样很好听。 例: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白鹤子 做小令,例为重头,须四首以上。本调除每句第一字,余须严守平仄。 例: 《正宫·白鹤子》 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醉花阴 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正格。 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双双燕 始见史达祖《梅溪集》,即以咏双燕。双阕九十八字,上阕五仄韵,下阕七仄韵。 此调上阕第二句及下阕第三句,依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来看,首字当为引领格,领格字例用去声。 《双双燕·小桃谢後》(南宋)吴文英 小桃谢後,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馀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翩翩翠羽。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多少呢喃意绪。尽日向、流莺分诉。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陇头月 又叫《柳梢青》 双调四十九字,此调有两体。前后片各三平韵,后片第十二字宜去声。别有一种改用仄声韵。前片三仄韵,后片二仄韵,平仄略异。 例: 《柳梢青》(南宋末年)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云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步蟾宫 格一 双调五十九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 格二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例: 《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宋)钟过 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霜天晓角 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例: 变格一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南宋)蒋捷 人影窗纱, 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 枝最佳, 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变格二 《霜天晓角》(北宋)林逋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热,晓寒兰烬灭。更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变格三 《霜天晓角》(淳熙二年(1175)进士)赵师侠 雨余风劲,雾重千山暝。茅屋寒林相映,分明是、画图景。 去程何日定,天远长安近。唤起新愁无尽,全没个、故园信。 变格四 《霜天晓角》(南宋)葛长庚 五羊安在,城市何曾改。十万人家阛阓,东亦海,西亦海。 岁岁,蒲涧会,地接蓬莱界。老树知他一劫,千山外,万山外。 变格五 《霜天晓角》(南宋)程垓 凡夜琐窗揭,素蟾光似雪。恰恨照人欹枕,纱幮爽、簟纹滑。 迤逦篆香裛,好怀谁共说。若是知人风味,来分付、半床月。 变格六 《霜天晓角》(南宋)吴文英 香莓幽迳滑,萦绕秋曲折。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 浪阔,轻棹拨,武陵曾话别。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 变格七 《霜天晓角》(南宋)黄机 玉粲冰寒,月痕侵画阑。客里安愁无地,为徙倚、到更残。 问花花不言,嗅香香欲阑。消得个温存处,三六曲、翠屏间。 变格八 《霜天晓角》(宋)赵长卿 阁儿幽静处,围炉面小窗。好似斗头儿坐,梅烟炷、返魂香。 对火怯夜冷,猛饮消漏长。饮罢且收拾睡,斜月照、满林霜。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5-4-30 11:22 , Processed in 0.049529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