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01|回复: 0

上海和信阳都曾叫申城,它们啥亲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王五点 | 文
每个城市都有简称
人们根据城市的文化和性格
给他们起名
有的城市甚至有两个
例如魔都上海
简称“沪”或“申”
走在上海大街小巷
身披“沪”字牌照的来往车辆
傲娇地穿市而过


然鹅
这只是外人眼中的上海
对于上海弄堂里的老阿姨们来讲


不信你看
上海的球队叫什么?
申花!
上海最出名的快递公司叫啥?
申通!
可无独有偶
在距上海八百多公里的大山脚下
也有座城市简称“申”
这个地方就是俺们河南的
大!信!阳!
但和上海“申城”的深入人心相比
信阳可就惨多了
不仅外人不晓得信阳“申城”的名号和历史
就连信阳小哥都不一定清楚
去年就有个信阳小哥or妹子
接到一个快递
快递单上写着“信阳申城站”


过去
信阳好歹还有个《申城晚报》
后来
据说由于在知名度上拼不过上海
也改名叫《信阳晚报》了


可话又说回来
上海、信阳
一个临海
一个靠山
一个走时尚国际大都市路线
一个山美水丰中原小江南风格
两个看似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的城市
咋就偏偏都看上了“申”?
如今
信阳在“申城”名头上
是拼不过上海
可在过去
民间可是流传
“信阳大申,上海小申”
的说法噢


那么问题来了
两座城之间
到底有过怎样的爱恨情仇?


上海的“申”
其实是源自一个人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楚国贵公子
不差钱儿
年轻时就爱游历四方
见识广博
且能言善辩
可要想知道黄歇是如何和上海扯上关系的
还得从黄歇的发家史说起
公元前298年
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中后期
秦国攻打楚国
话说
秦国地处西北
要啥没啥
平日里
除了要和其他国家抢地盘
还要时刻防备西北边境来扰
所以
秦国能从春秋活到战国
一方面
靠的是平日悄磨叽的养精蓄锐
而另一方面
则是靠“时刻准备着”
高度紧张的作战状态
这打起仗来自然生猛
而楚国
虽然曾经很强
但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结果被秦国好一顿胖揍
后来
楚国君主实在顶不住了
派黄歇前往秦国
游说休(求)战(饶)


黄歇去到秦国
咔咔咔一通分析
秦国国君一听
欸,有道理!
于是
秦楚两国解下深刻的友谊
但是
为保“友谊”不变质
黄歇和楚国太子熊完得到秦国做人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人质一当便是十年
公元前263年
楚顷襄王病重
熊完:“我要回去看我爹”
秦王:“想得美!”


于是
黄歇让熊完太子
换装扮作楚国使臣
逃出秦国
太子都走了,黄歇留下有啥用?


总之
在秦国大臣一阵叽歪之下
秦国国君操着气
放了黄歇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
楚顷襄王便去世了
熊完顺利继位
次年
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封为春申君
赐淮河以北十二县为封地


又一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十五年过去了
淮北由于与齐国相邻
战事不断
为了国土安全
也为了避嫌


于是
黄歇向楚王进言
“大王,我愿意把淮河以北十二县献出来,把我封到江东去就中”
楚王一听
嗯,识相,准了!
于是,黄歇便来到江东
也就是今天的江浙沪包邮地区
上海的黄浦江
过去其实叫黄歇浦
当年黄歇初到包邮地区
那时的上海还是一片广袤原野
面对人烟稀少、满目荒凉的原野、沼泽


那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小江
两天一小堵
三天一大堵
水丰期又内涝成灾
被当地百姓称为“断头河”
于是
他带着三千门客
拿出带兵打仗的尽头
兴修水利,开垦农田
将黄浦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
深挖十数米
与东海长江出海口连通
还筑起了堤坝
使得“断头河”变成了上海的母亲河


后来
人们为了怀念黄歇
就把这条河叫做黄歇浦
至今
上海松江区新桥镇还有一个春申村
相传便是黄歇当年开浚黄浦江的“指挥所”
上海也因此被称为“申”城
2002年
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
演员们唱的第一首歌便是《告慰春申君》


不同于上海
信阳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申城”了
更准确的说,是“申国”
信阳的“申”
源于一个叫“申伯”的人
申伯是谁?
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
周幽王他老丈人


公元前821年
申伯被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
封到南阳建立古申国
史称“西申”
后来
西申被楚灭了
古申国只得迁往信阳
也就是学界常说的“东申”
但遗憾的是
公元前680年
古申国还是没能逃过被灭的命运
不管你信与不信
以上
便是信阳“申地”的来源
如今
信阳平桥区境内的
申阳台、申伯碑、申伯墓
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等遗址
都彰显着信阳与申伯
那一段源远曲折的故事
但其实
信阳和申的源远并未止步于此
我们的春申君黄歇
祖籍就在信阳潢川
不仅如此
春申君的“春”
意思是“使繁荣”
“申”
则是其封地的简称
即“申地”
当年,黄歇被封“春申君”
封地淮北十二县
这十二县的封地
其实就在今天的信阳一带
信阳浉河公园内有座申伯楼
当年在命名时还有个小插曲
有人认为申伯楼该叫“春申楼”
但由于春申君主要的活动范围并未在信阳
人们才作罢
最终,以“申伯楼”命名
也就是说
上海的“申”
是因为春申君
春申君的“申”
是因为其封地信阳以前是“申国”


好大一盘棋,真是精彩!
再加上之前中原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信阳又比上海早成为“申城”几百年
怪不得民间有
“信阳大申,上海小申”的说法
不过
如今这说法是调过来了
但无论是上海还是信阳
有关“申城”的追踪溯源
这些故事都离我们生活甚远
沧海桑田
我们追究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
申城就是一个暗号
就算以后离家万里
只要对过暗号
信阳人、上海人,咱们就是一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吟风阁古风文学论坛 ( 豫ICP备15004038号-1 )

GMT+8, 2024-4-25 13:59 , Processed in 0.048387 second(s), 15 queries .

古风文学 吟风阁

© 2001-2016 yinfengg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